时间: 2025-01-30 07:49:07 | 作者: 竞技宝测速站网址
中新网合肥12月27日电(记者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及其合作者近日取得的亿原子级拉曼光
中新网合肥12月27日电(记者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及其合作者近日取得的亿原子级拉曼光谱量子力学模拟成果,正式入围2024年戈登·贝尔奖。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该校继2021年之后再次受到了国际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认可,也使其成为2024年度入围该奖项的唯一中国团队。戈登·贝尔奖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颁发的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顶级奖项,常被视作“超算领域的诺贝尔奖”。
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特性,其大范围的应用于药物开发和疾病诊断等领域。然而,拉曼光谱的量子模拟计算量庞大,早前的模拟技术往往只能处理数千个原子的系统,远远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生物系统的研究需要。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在首席科学家商红慧教授、杨金龙教授的带领下,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刘颖高级工程师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何晓教授等专家,通过创新的算法设计与工程技术突破,成功研发了QF-RAMAN程序。这一程序的问世,使其在亿原子级的拉曼光谱量子力学模拟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计算效率提升了4到5个数量级。
QF-RAMAN程序的性能表现尤为出色,实验验证了其在处理复杂生物系统时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在此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小组进一步开发了适用于亿原子级体系的新算法,以解决大规模量子力学拉曼模拟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重大进步,更为生物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通过这一突破,科学家们得以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下理解复杂的生物体系,它在生物医学、制药、材料科学等领域将引发深远的影响。同时,该团队的研究方向,也为未来更多的量子力学模拟提供了示范,这可能将颠覆我们对生物分子行为和结构的认知。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量子计算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推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人员正不断突破传统计算能力的限制,将量子模拟技术带入新的高度。随着新算法的逐渐完备和科技的深入发展,科学家们期待在药物开发、新材料设计与疾病诊断等方面能取得更多的创新性成果。
然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随着量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伴随着一些社会风险和伦理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利用量子计算技术,确保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公正性与伦理性,成为科技界需要一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推动科学进步的同时,我们亦须关注科技发展的社会责任,以确保科技成果能真正惠及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这项亿原子级拉曼光谱量子模拟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更彰显了新时代科学家们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我们期待这项研究的深入发展,能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